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家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人工晶体、高性能结构与功能陶瓷、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及先进无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等,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设有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信息情报中心等机构。
www.sic.ac.cn - 2020-04-19 - 收藏 点击查看
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长三角”区域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的创新研究机构,下设材料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四个非法人研究所,形成了“一院四所”的架构格局。
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现已构筑了宁波、乃至浙江的人才技术新高地,建设了基本能满足自身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平台,具备了服务、支撑、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了以新材料研发为核心、向上游规模产业化装备技术和下游新材料应用技术延伸的创新链条;营造了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创立了一套与地方和企业合作的有效模式,在打通产业化通道方面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
www.nimte.ac.cn - 2020-04-19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也是我国拥有民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运营企业,以及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直接指挥调度的保障力量,以实现卫星通信广播服务惠及更多社会群体为使命,努力构建安全可靠、服务多样、布局科学的天地一体卫星运营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卫星空间段运营和卫星应用服务。
中国卫通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靠的测控系统、优秀的专业化团队、卓越的系统集成和7X24小时全天候高品质服务能力,目前运营管理着11颗优质的在轨商用通信广播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以及欧洲、非洲等地区,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全稳定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为国家政府部门和重要行业客户提供专属服务,为重大活动和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保障。
www.csat.spacechina.com - 2020-04-1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CAS)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正规高校,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型高等院校。中国大陆研究生院作为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与其他正规高校一样,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位授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
www.gscas.ac.cn - 2020-04-17 - 收藏 点击查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的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也是国家ITER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以及我国磁约束核聚变领域首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单位,依托核工业体系,拥有较完整的开展核聚变能源研发所需的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实现了我国核聚变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发展,聚变研究和聚变相关技术的开发获多项国家专利,具有原创性的分子束加料技术等研究成果在国际聚变一流杂志及国际聚变能源大会上发表。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主要科研方向是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包括等离子体约束、平衡、加热实验与理论研究以及高压大电流、超高真空、强磁场、强流离子源、微波加热、自动控制、复杂信息获取与处理、低温深冷、超导、大型电物理装置设计建造与维护维修、聚变堆工艺与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院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任务,承担了ITER的磁体重力支撑结构、屏蔽包层模块及第一壁、放电清洗与氚送气系统、中子通量监测系统和偏滤器朗谬尔探针系统等研制任务,以及ITER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关键工艺技术研发任务。
www.swip.ac.cn - 2020-04-17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国防核科研、核能开发研究和核基础科研的创新基地下设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快堆研究设计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科技信息部、放射性计量测试部;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核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部、放射性“三废”设施治理工程部、特种材料专项工程部、基地建设工程部、退役治理工程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性核科研基地,以及重要科学思想库、技术储备库和人才培养库,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放射性计量等八大学科,开发出了以同位素辐射技术为主导的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编辑出版《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质谱学报》、《应用泛函分析学报》等期刊。
www.ciae.ac.cn - 2020-04-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海海洋研究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是直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全国海洋科研机构首家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科研单位,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博士后流动站和海洋科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重点研究热带边缘海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
南海海洋研究所设有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西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南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和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有“实验1”号、“实验2”号和“实验3”号三艘大型海洋科学考察船;还拥有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海洋环境检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和海洋信息服务中心。
www.scsio.ac.cn - 2020-04-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OSTTECH,成立于1986年,在短暂的20余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以“提供最好的教育,进行最尖端的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乃至全世界”为其办学理念,如今已发展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研究导向型科技大学。
www.postech.ac.kr - 2020-04-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民航网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航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民航系统内唯一一家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发布新闻的综合性行业网站,主要面向中国民用航空及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民航业内人士、关注民航业的专业人士及业余爱好者、广大旅客和货主。
中国民航网现由国际民航、民航空管、民航局、行业管理、航空运输、科教人才、中国机场、航空保障、新闻检索、航企热线等主要栏目组成是中国民航业内外人士获取民航新闻信息的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www.caacnews.com.cn - 2020-04-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全南大学(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起源于1909年,其前身是光州农业大学校。全南国立大学于1954年6月建校,在韩国国立大学以研究部门的评价中排名第4位,在韩国大学SCI级论文登载中排名第4名。
www.chonnam.ac.kr - 2020-04-16 - 收藏 点击查看